最近,南京公共资源买卖中心向浦口高新区颁发了“南京低空气象数据”《数据资产登记证书》,标志着南京在数据要点市场化配置改革中迈出重点一步;
8月12日,“江翼达”低空飞行基地在鼓楼区正式启用,上线长江首个水陆空智慧互联平台“汇闪送2.0”。短短1月内,从气象数据成为生产要点,到无人机化身“空中外卖员”,南京正加速绘制“天空之城”实景图。
数据资产化,低空经济迎“东风”
南京公共资源买卖中心向浦口高新区颁发的“低空气象数据”《数据资产登记证书》,是南京初次对低空数据资源进行资产化确权,低空气象数据从此获得合法“身份”,进入可流通的新阶段,为后续数据买卖、共享及革新开发铺平道路。
在低空经济范围,气象数据好似空中交通的“双眼”,直接影响飞行安全与效率。南华航空产业公司作为数据供给方,其采集的气象数据能精确预测低空环境变化,为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安全运行提供重点保障。
浦口的低空经济布局由来已久。
2025年,该区获批江苏首个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五年深耕,浦口已构建以“一中心、两平台”为核心的无人机运行与管控体系,成为南京低空经济进步的要紧引擎。
2025年8月,浦口区入选江苏“将来产业先行集聚进步试点”名单,成为南京低空经济范围的唯一试点区域。
2025年6月,南京在全国率先投入实战应用的南京低空飞行服务平台,综合集成了空域规划、动态调配、运行管控、安全保障及效能评估等核心功能,并配套上线全国首个“宁易飞”小程序,为低空飞行用户提供从计划到执飞的全步骤保障。
南京低空飞行气象保障平台主要包括空域气象感知和飞行气象预报两大核心功能,汇聚覆盖全市的9大类上万条实时多源气象监测数据。此次对低空气象数据的确权意义非凡,是南京构建数据产权规范的要紧实践。
应用落地,低空飞行改变生活
8月12日,鼓楼区下关滨江江畔,“江翼达”低空飞行基地首飞仪式成功举行,多架外卖无人机腾空而起,精确飞向长江航行中的船舶,这是江苏长江汇科技公司研发的“汇闪送2.0”无人机智慧物流平台,结合视觉辨别和边缘计算技术,通过自动跟随算法剖析船舶的航行轨迹和速度,达成了40公斤物资精确索降投送,解决了长江船员“江上补给难”痛点。试运营以来,飞行基地日均配送30架次,肯德基、瑞幸等品牌直达甲板,重塑长江物流体验。
浦口高新区的应用探索也十分多元,已建成三座自动机场与多处置起降场,远程操控无人机在长江南京段拓展智能化作业。目前重点布局长江巡检、长江物流、海事监测等应用场景,并计划向城市公路桥梁巡检、应对救援等范围拓展。
2025年以来,浦口区先后对接10余个市级和区级部门拓展社会治理和低空物流应用场景打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法先行先试,释放出一批无人机应用场景。
2025年4月,“一网统飞”平台上线,将原本分散的应用场景进行整理,打造起覆盖生态环保、城市治理、应对安全等5个范围的统一线上管理平台。
早在2025年5月,南京低空经济进步大会成功举办,挂牌成立了“联通(南京)低空经济融合革新中心”,签约10个产业项目,公开发布20条航线,这即为低空经济腾飞提供了坚实后盾。
空域资源是低空经济进步的基础,2025年1月,南京都市圈首批2处低空应用场景协同空域获批,长三角区域初次达成跨市空域协同管理;
3月,南京与镇江两市成立南京都市圈党建引领交通运输优质进步网盟,一同推进低空经济有关工作;
7月,南京都市圈跨市域百公里物流新航线达成首飞,标志着南京都市圈低空协同联动工作又迈出重点一步。现在,南京正全力构建便捷高效的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截至现在,全市累计获批空域已达132个片区,总面积已超2000平方公里,获批航线182条,总里程已突破3000公里,低空基础设施布局规划、枢纽起降场点建设等有关工作也在加速拓展。
今年1—7月,南京无人机物流配送达2万架次,飞行里程12万公里,配送物资203万吨,同比增长115%。这类数字背后,是低空经济对城市生活的深刻影响。
低空经济已从定义走向现实,伴随首张“数据身份证”的落地,南京低空经济生态愈发健全。从气象数据资产化到适飞空域拓展,从产业集聚到场景革新,南京正编织起一张覆盖技术、资本、数据、场景的立体互联网。